洋政發〔2024〕18號
洋縣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洋縣集中財力支持“千萬工程”
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有關部門、直屬機構:
現將《洋縣集中財力支持“千萬工程”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落實。
洋縣人民政府
2024年9月13日
洋縣集中財力支持“千萬工程”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中省市關于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工作安排部署,根據《陜西省財政廳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關于陜西省集中財力支持“千萬工程”的實施意見》(陜財辦〔2024〕22號)、《漢中市財政局 漢中市農業農村局關于集中財力支持“千萬工程”的實施意見》(漢財辦〔2024〕31號)、《中共洋縣縣委 洋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洋縣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洋發〔2024〕1號),以下簡稱《行動實施方案》),現制定實施意見如下。
一、集中財力投入,統籌做好資金保障
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突出重點、打造示范、有序提升、整體推動,集中財力支持“千萬工程”。
(一)支持“千萬工程”的資金范圍
省級資金:可利用的財政資金包括但不限于《行動實施方案》中明確的農村戶廁改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村莊風貌提升、村莊規劃編制、農房設計建造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城鄉融合發展(支持農村方向)、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村集體經濟壯大、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鄉村治理等與“千萬工程”相關的省級財政資金。
市級資金:按照《市級行動實施方案》明確的范圍,連同土地出讓收益、債券資金等與“千萬工程”相關的市級財政資金。
縣級資金:參照省市財政資金范圍,連同土地出讓收益、債券資金、對口幫扶資金(蘇陜協作、津陜協作等)、社會幫扶(航天資金等)及可利用的本級財政資金,積極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金、農民籌資投勞等,集中投入支持“千萬工程”。
(二)資金使用原則
縣政府銜接行政村相關規劃,按照實際建設需要,做好項目和資金的銜接。在明確可利用的資金范圍內,對照資金管理辦法和資金使用用途,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計其功、各負其責”的原則,根據“千萬工程”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和分年度建設計劃,集中多個資金來源進行支持,優先支持當年要建設的“千萬工程”行政村,兼顧其他村整體推進,填空補短、提檔升級。
(二)資金投入要求
全省每年集中支持“千萬工程”資金不少于20億元,我縣要根據省級確定的當年建設任務和投入資金數額,充分利用上級財政資金,及時安排本級投入補齊資金缺口。
(三)資金使用要求
投入資金要嚴守“不碰觸負面清單、不產生隱性債務”底線,按照對應資金管理辦法規范使用,負面清單包括:違規建設樓堂館所、“門墻亭廊欄”、超越發展階段大拆大建項目;過度亮化、綠化、美化,涉及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項目;按照市場經濟要求應由市場主體、群眾承擔的支出;單位基本支出、交通工具及通訊設備,各種工資獎金津貼和福利開支;償還債務、墊資或回購、注資企業、設立基金、購買各類保險等;其他與“千萬工程”建設無關的事項。
(四)實施項目庫管理
各行業主管部門是項目管理的主體,縣政府是項目實施的主體。全縣要以行政村為單位建立項目庫,做好相關行業規劃與“千萬工程”建設項目的銜接,項目內容符合重點項目“四個一批”標準的,一并納入重點項目“四個一批”動態管理。縣農業農村局要協調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提前組織做好“千萬工程”項目征集和儲備等工作。縣級行業主管部門要結合縣域行業發展規劃對申報的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項目前期謀劃要符合對應資金管理辦法和本意見相應要求,審核通過后報縣農業農村局匯總、縣政府審定。
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原則上從項目庫中選擇。各行業主管部門及鎮(街道)要根據各行政村特點,提前做好項目儲備,到村到戶項目堅持“村申報、鎮審核、縣審定”的程序,從嚴論證入庫項目,提高項目總體效益。
(五)編制項目資金使用方案
縣農業農村局、財政局要發揮牽頭作用,會同其他行業主管部門,嚴格按照省市縣明確的建設任務和要求,編制縣級項目資金使用方案,報縣政府審核,由政府報市級農業農村等行業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查,市級審查后報省級農業農村等行業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財政部門重點審核資金來源是否符合資金管理要求,農業農村等行業主管部門重點審核項目是否源自項目庫,項目安排與行業規劃聯系是否緊密、是否符合行業標準,是否包含負面清單內容。資金使用方案與行政村申報文件一并向省級備案,項目實施過程中可進行一次調整,調整備案后的方案原則上不得變更。
各級要建立項目資金使用臺賬,詳細記錄納入資金來源、支出內容等。農業農村局要牽頭協調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利用現有信息系統,精準項目資金口徑,建立項目進度臺賬,掌握項目建設內容、實施地點、績效目標、實施進度、資金支出進度,定期匯總報告上級管理部門和抄送財政局,財政局根據項目進度、資金下達進度、資金類別、資金層級等關鍵要素,匯總形成項目資金使用臺賬,做好統計分析工作,按時上報資金投入使用相關報表(見附件1)。
(六)強化項目資金績效管理
要按照“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原則,對資金實施全過程績效管理,包括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設立、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和評價結果應用等。要以村為單位,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設立村整體績效目標表(見附件2-1),對要建設的行政村開展整體績效管理和監控。縣級行業主管部門要以項目為主體,落實績效管理主體責任,分類設立項目資金績效目標表(見附件2-2),對實施的每類項目開展績效管理和監控,并將分類設立的項目資金績效目標及時報縣農業農村局匯總,配合農業農村局做好村整體績效目標表設立和監控等工作。
預算執行期滿,農業農村局要牽頭開展預算績效自評,根據工作需要開展部門評價,配合開展財政重點績效評價,對績效評價中發現的資金使用效益不明顯、資金未按要求使用的,要依法依規處理,績效評價結果作為省、市、縣“千萬工程”示范村認定的重要依據和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七)強化項目資金公開公示管理
資金項目要堅持主動、全面公告公示,分級、分類公告公示,真實、及時公告公示的原則,實行“誰分配、誰使用、誰公開、分配到哪里,公開到哪里”,提高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的透明度,提升社會和群眾參與度、知曉率。
1.公告公示內容和要求。
1.1資金分配結果。中、省、市、縣資金分配結果予以公告。
1.2項目申報。鎮(街道)、村(社區)年度項目申報情況及時予以公示。
1.3項目庫。納入“千萬工程”項目庫的項目,實行縣、鎮、村三級公示。經縣級審定的項目庫予以公告。
1.4項目計劃。經省、市、縣各級政府批準實施的年度資金實施方案(含調整方案、補充方案)和項目計劃,予以公告。
鎮(街道)、村(社區)在接到縣級下達項目計劃后予以公告。公告內容包括項目名稱、實施地點、建設任務、補助標準、資金來源及規模、實施期限、實施單位及責任人和績效目標、項目效益等。
1.5項目實施情況。項目主管部門和項目實施單位在項目實施前對項目實施方案進行公示,包括項目名稱、資金來源、實施期限、績效目標、實施單位及責任人,受益對象和經濟效益等。項目竣工后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公告,包括資金使用、項目實施結果、檢查驗收結果、績效目標實現情況。縣鎮村需將年度實施情況予以公告。
1.6績效管理情況。項目單位、鎮(街道)、村(社區)應將績效目標申報、績效目標批復、績效評價結果等予以公開。
1.7項目資產臺賬、運營管理、收益分配、資產變更、資產處置等情況進行公示。
1.8受理方式和辦理結果。公告公示單位、監督電話、通訊地址或電子郵箱。監督電話包括本單位的監督舉報電話和12317監督舉報電話。舉報受理辦理結果要公開。
2.公開方式。
2.1縣級在縣政府門戶網站公開。公告公示信息要為長期公開狀態。
2.2鎮(街道)、村(社區)和項目實施單位在鎮政府、村委會或項目實施地利用固定的信息公告牌、公示墻、公開欄等進行公告公示,公告公示時間原則上不得少于10天。在村級實施的項目和到戶項目,要在群眾便于知曉的地方進行公示。
2.3探索運用多種載體和方式,提升信息覆蓋面、到達率,確保群眾看得到、看得懂,確保財政銜接資金項目信息可檢索、可核查、可利用。對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的群眾,以及對資金項目安排使用有疑問的群眾,由駐村工作隊入戶告知、解釋并答疑。
(八)加強資金項目監管
1.監管內容。主要包括:“千萬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設計、投資概算等審批審定情況;績效管理情況,事前項目績效目標確定,事中項目績效監控,事后項目績效評價;項目實施主體、招標采購、公告公示、責任合同等制度落實情況;項目計劃編制、建設內容、補助標準和投資規模等執行情況;項目進度、審核報賬、資金撥付、使用效益、項目質量、檢查驗收、資料歸檔管理等情況;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遵紀守法和執行方針政策情況;其他需要監管的內容。
2.各部門職責。各行業部門及財政局是資金監管的職能機構(以下簡稱監管部門),要按要求配合紀委監委、審計、檢察機關做好“千萬工程”資金項目的審計、檢查等工作,并做好各類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工作。財政局負責預算安排和資金下達,對“千萬工程”資金項目開展監督,指導行業主管部門和資金使用部門加強資金監管和績效管理,可選擇重點區域和項目開展重點績效評價;農業農村局負責做好“千萬工程”資金項目使用管理、績效管理、監督管理、公告公示管理等工作;項目主管部門及資金使用部門負責本部門所管理的“千萬工程”資金項目管理、績效管理及資金監管等工作,積極配合財政、審計部門的檢查和審計工作,認真組織對問題的整改落實,確保資金投放精準、資金撥付及時、資金使用合法有效;審計局負責對“千萬工程”資金項目進行跟蹤審計。可通過購買服務引入社會組織開展第三方監督。
二、激勵獎勵示范,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實行示范村建設驗收制度,省級示范村由省農業農村廳制定具體辦法并組織實施。省財政廳將對通過驗收并認定的陜西省“千萬工程”示范村,按照每村100萬元的標準予以獎補。
市級示范村由市農業農村部門制定具體辦法并組織實施。市財政局將對通過驗收并認定的漢中市“千萬工程”示范村,按照每村2萬元的標準予以獎補。
縣級示范村由縣農業農村局制定具體辦法并組織實施。縣財政局將對通過驗收并認定的洋縣“千萬工程”示范村,按照每村2萬元的標準予以獎補。
獎補資金要按照集中財力支持“千萬工程”要求進行管理,要完善項目庫、合理合規使用和管理資金,支持《行動方案》明確的重點任務。對獎補資金實施全過程績效管理,一并納入鄉村振興實績考核。
三、建立工作機制,有力推進“千萬工程”
(一)明確職責分工。按照“誰管項目、誰用資金、誰負主責”的原則,縣委農辦總牽頭,統籌協調總體工作;農業農村局會同其他行業主管部門是資金使用的主體,負責項目管理、預算績效管理及項目資金監管等工作;財政局負責預算安排和資金下達,并督促行業主管部門落實資金使用主體責任,加強資金監管。
(二)夯實主體責任。建立縣級工作協調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推進工作中遇到項目建設和資金管理的困難與問題,協調各部門統籌推進相關工作。要按資金使用方案及時實施項目、堅持專款專用、合理合規使用資金。要加強調研、培訓力度,及時總結宣傳工作經驗和典型做法,營造齊抓共管的工作氛圍。
(三)落實監管責任。各行業主管部門是資金使用的主體,要主動擔負起資金規范使用管理的責任,落實日常監管責任,農業農村等行業主管部門要會同財政局常態化開展項目資金抽查,對項目建設及資金使用管理存在問題的,要提出整改要求,督促堅決整改到位,對整改不到位的項目資金,要依法采取通報、約談、收回資金等方式進行督促。對資金使用管理中存在違規違紀行為的,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附件:1.洋縣 年支持“千萬工程”資金明細表
2.績效目標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