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4個“安全生產月”,為了提升應急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6月20日,洋縣文化和旅游局在蔡倫墓祠景區開展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為主題的防汛應急演練,通過模擬極端天氣下景區積水險情,檢驗應急處置能力,為汛期安全管理積累實戰經驗。各景區、局屬單位的工作人員及崗位業務人員參加了演練。
現場模擬突降暴雨場景,巡查人員發現低洼區域積水超過警戒線,古建筑面臨倒灌風險。指揮部立即啟動防汛應急預案。疏散引導組1分鐘內抵達各景點,沿預定路線疏導游客,對行動不便者提供一對一攙扶,20分鐘內完成全部游客安全轉移;防汛搶險組3分鐘內攜帶鐵鍬、沙袋等物資趕赴積水點,通過鏟土裝袋、堆砌擋水壩構筑防護屏障,同步排查建筑縫隙確保防汛實效。 通訊聯絡組全程保持信息鏈暢通,值班干部實時向縣文旅局匯報災情進展,通過對講機同步傳達指揮指令。從險情上報到積水控制,各小組依托標準化流程緊密配合。疏散組與搶險組動態對接游客撤離進度,后勤保障組同步調配防汛物資,形成“發現-響應-處置-反饋”閉環機制。演練數據顯示,關鍵環節響應時間均控制在3分鐘內。
演練驗證了預案的可操作性,強化了“防大于救”的安全理念,為洋縣各文保單位應對可能到來的汛情積累了寶貴經驗。目前,全縣重點景區已完成了排水系統檢查,應急隊員進入24小時備勤狀態,通過“演練+排查+值守”組合拳織密文物與游客安全防護網,提升了洋縣文化和旅游行業的整體應急管理水平。下一步,洋縣文旅局將繼續秉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針對演練中發現的細節問題優化應急處置流程,持續加強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守護好洋縣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為游客營造更加安全、有序的旅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