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土地政策不僅降低企業初始投資30%以上,更通過容缺受理、并聯審批等服務,將項目‘簽約——拿地——開工’周期壓縮至50余天,這樣的服務效率堅定了我們扎根洋縣的信心!”近日,在洋縣綠色(有機)循環產業園區,比亞迪汽車一級供應商江蘇博沃集團洋縣新能源汽車配件產業園項目負責人感嘆道。
今年以來,洋縣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以“小切口”撬動大變革,積極探索推行“畝均效益動態評估+工業用地彈性出讓”招商新型供地模式,以15年彈性出讓年限,助力新能源汽車配件產業園項目實現當年簽約、動工、建成、投產的“全周期加速”。以政策突破力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關鍵項目落地建設。
土地政策創新,破解投資難題的“關鍵密鑰”。在面對市場新形勢,面向企業新需求的情況下,為破解政府“供地難”以及企業“拿地難”問題,洋縣歷時3個月開展專項調研,組織20余家企業座談并召開12場專家論證會,最終推出“工業用地彈性出讓+畝均效益動態評估”組合方案。在該項目一期50畝用地推進過程中,通過專業評估公司引入延期修正系數模型測算,15年彈性年限較傳統出讓方式節約成本超30%,讓企業資金壓力驟減,既保障土地價值又減輕企業負擔,實現“降本”與“增效”的雙贏。
精準配置機制,筑牢產業準入的“效益門檻”。為提升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洋縣建立“8+N”項目準入評估體系,將投資強度、科技含量、生態效益等核心指標納入考核作為硬約束。新能源汽車配件產業園項目以8個億的總投資,640萬元/畝的投資強度、行業領先的新能源控制器技術及綠色低碳工藝,在評審中脫穎而出,實現“高附加值產業+優質土地資源”的精準匹配,樹立產業鏈招商新標桿。
審批服務革命,“交地即開工”跑出洋縣效率。洋縣推出“交地即發證、拿地即開工”服務,積極探索“1+N”多證聯發機制,由縣級領導牽頭,組織多部門業務骨干上門辦公,將土地出讓、規劃許可、不動產登記等環節整合為“一窗受理、并聯審批”,材料精簡40%、時限壓縮60%。在彈性供地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配件產業園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項目規劃建設8棟標準化廠房、5棟定制化廠房,配套完善道路、雨污處理、綠化亮化等設施,預計一期項目于2025年11月建成投用。屆時,年產值可達3億元,年納稅2700萬元,帶動就業1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