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推動長江流域生態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5月29日,洋縣以“增殖放流護生態 碧水藍天共未來”為主題開展了2025年漢江漁業增殖放流活動。縣農業農村局、財政局、水利局、環保局、洋州街道、縣公證處、縣水產中心、農業執法大隊、種苗企業、沿江護魚員及周邊群眾120余人參與。
上午9時許,活動在漢江畔的放流平臺正式啟動??h農業農村局局長首先強調了增殖放流對修復漁業資源、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指出保護長江水資源,維護長江健康生態,關乎長江流域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江漢是長江的最大支流,此次放流活動是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的具體行動,也是引導公眾參與生態共建的生動實踐。
隨著號令,工作人員和群眾有序將20萬尾魚苗分批投放至漢江。此次放流品種是漢江流域常見的經濟魚種,具有生長快、適應性強的特點,其增殖放流可有效改善水域群落結構,促進生態平衡。此次共投放鰱魚12萬尾、鳙魚6萬尾、草魚2萬尾,魚種從具備供苗資質的洋縣本土企業——福洋源有限公司采購,經檢驗檢疫合格后,挑選規格6-10cm以上、健康強壯的魚苗進行放流,擬通過“以魚凈水、以魚調水”的方式進一步優化漢江水資源保護,改善水域生態環境。放流過程中,縣公證處人員全程監督、記錄魚苗數量及投放流程,確?;顒庸_透明、科學規范。
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是洋縣踐行習近平新發展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此次放流活動是我縣連續第4年開展的大規模生態修復行動。近年來,漢江魚類資源穩步回升,生物多樣性顯著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下一步,洋縣將不斷完善漁業棲息地修復長效措施,強化監測放流效果評價,聯動推進禁漁管理,堅決杜絕酷漁濫捕行為,全力筑牢長江生態屏障,為“水清魚躍、人水和諧”的生態畫卷貢獻洋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