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以建設國家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基地為突破口,圍繞延伸加工流通,創新產業形態,打造知名品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協同推進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利益鏈等多鏈融合,促進有機產業提檔升級。
近年來,該縣實施品牌塑造+市場拓展戰略,重構“價值鏈”。不斷健全“區域公用品牌+地標品牌+企業品牌”的有機產業品牌體系,編制全國首個《有機品牌發展戰略規劃》,打造“朱鹮之原·有機洋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洋縣香米”入選國家名優特新農產品,注冊“朱鹮牌”商標6大類50多種,實現“朱鹮”有機品牌全覆蓋。目前,全縣發展以黑米為代表的有機產品15大類113種18.23萬畝。“朱鹮生態有機產品”區域品牌潛在估值接近100億元,名列全國農業區域品牌百強榜。
充分利用節會展銷、博覽交流、蘇陜協作等平臺和新聞媒體,大力推介洋縣有機產業和地域特色產品。通過舉辦朱鹮國際文化交流會議、中國有機大會、直播帶貨以及在大中城市設立洋縣有機產品前置倉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擴大洋縣有機產品對外影響力。同時實施“數商興農”計劃,構建“互聯網+有機產品”品牌營銷體系,通過“朱鹮集市”整合阿里巴巴、京東、樂村淘等電商平臺,累計發展電商企業70余家,個體電商200余戶,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零售額9.2億元。
引導企業構建“公司+合作社+基地+科技”的合作機制,優化聯農帶農路徑,與農民合作社結成“生產、加工、銷售”利益共同體。探索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農戶訂單農業帶動、新型經營主體+脫貧戶就業帶動、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產業補助帶動、土地流轉帶動、科技服務帶動等5條聯農帶農路徑,把農戶鑲嵌在有機產業鏈中,分享增值效益。
同時,該縣創新業態,做優“利益鏈”融合,豐富有機產業形態。積極探索創新“有機+旅游、有機+康養、有機+研學”等多種業態,初步形成“游華陽景區、賞秦嶺四寶、逛朱鹮梨園、觀蔡倫造紙、購有機產品”的“吃、住、行、游、購、娛”生態旅游產業鏈,生態旅游內涵得到不斷豐富。去年,全縣實現旅游收入40.25億元,同比增長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