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市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中,洋縣主動擔當作為,以“小切口”撬動大變革,針對企業投資成本高、用地需求差異化等問題,積極探索推行“畝均效益動態評估+工業用地彈性出讓”模式,以15年彈性出讓年限,助力新能源汽車配件產業園項目實現當年簽約、動工、建成、投產的“全周期加速”。這項土地政策不僅使企業初始投資降低30%以上,而且通過容缺受理、并聯審批等服務,將項目“簽約-拿地-開工”周期壓縮至50天,以政策突破力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關鍵項目落地建設。
土地政策創新,"關鍵密鑰"破解投資難題。針對企業用地問題,洋縣歷時3個月開展專項調研,組織20余家企業座談并召開12場專家論證會,最終推出“工業用地彈性出讓+畝均效益動態評估”組合方案。在該項目一期50畝用地問題中,通過專業評估公司引入延期修正系數模型測算,15年彈性年限較傳統出讓方式節約成本超30%,讓企業資金壓力驟減,既保障土地價值又減輕企業負擔,實現“降本”與“增效”的雙贏。
精準配置機制,筑牢產業準入“效益門檻”。為提升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洋縣建立“8+N”項目準入評估體系,將投資強度、科技含量、生態效益等核心指標納入考核作為硬約束。新能源汽車配件產業園項目以8個億的總投資,640萬元/畝的投資強度、行業領先的新能源控制器技術及綠色低碳工藝,在評審中脫穎而出,實現“高附加值產業+優質土地資源”的精準匹配,樹立產業鏈招商新標桿。
審批服務改革,“交地即開工”跑出洋縣效率。洋縣推出“交地即發證、拿地即開工”服務,積極探索“1+N”多證聯發機制,由縣級領導牽頭,組織多部門業務骨干上門辦公,將土地出讓、規劃許可、不動產登記等環節整合為“一窗受理、并聯審批”,材料精簡40%、時限壓縮60%。項目投資方比亞迪汽車一級供應商、江蘇博沃集團洋縣新能源汽車配件產業園項目負責人感嘆:“從簽約到動工僅用時50余天,這樣的服務效率堅定了我們扎根洋縣的信心!”
在彈性供地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配件產業園項目建設正在穩步推進。項目規劃建設8棟標準化廠房、5棟定制化廠房,配套完善道路、雨污處理、綠化亮化等設施,預計一期項目于2025年11月建成投用。屆時,年產值可達3億元,年納稅2700萬元,帶動就業150余人。